彩神-网址







  2024/5/12 19:49:32
 
English          网站地图 | 设为彩神-网址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院内新闻  >> 新闻信息
 
《燕赵都市报》刊发记者专访院长王慧军的文章 科技让农民幸福的车轮走得更远
作者:高倩   审核:柴岳平         发布时间:2012/2/28 9:41:57   信息来源:院党委办公室

2月24日,《燕赵都市报》在《聚焦中央一号文件》栏目刊发了《科技让农民幸福的车轮走得更远——专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文章。王院长结合工作实际和对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的理解,从农业科研不能完全市场化、人才培养别急功近利、科技转化幸福民生、科技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体会。大家在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时,可将此专访作为参考材料。
        附件:
       

科技让农民幸福的车轮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张清华 刘岚 文/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突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农业科技可以说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科技可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科技可以确保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的丰富充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究竟具有哪些积极意义,目前河北省的农业科技现状如何,又存在哪些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因素,难题又该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
        农业科研不能完全市场化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而农科院正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看完这份文件您有何感受?
        王慧军:感触最深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农业科技赋予了“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科学定性。这是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农业科技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是充分认识农业和农业科技基本规律的集中体现。
        记者:此次的重新定性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什么积极意义?
        王慧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计民生的命脉。这个定性让我们看到,农业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能简单用所创造的价值来衡量,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也不应简单地用数字砝码来称量。追逐社会主义市场进程不能一概市场化,让农业科技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将会对农业生产、人们日常消费甚至全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常说,“生产是今天的事情,科研是明天的事情,教育是后天的事情”。一项高水平的农业创新成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工夫是出不了的。
        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农业科研工作者必须肯吃苦,耐得住寂寞,只有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耕耘,才能在科研岗位上有所收获,有的科研工作者搞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没有显著成效,而这就是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
        农业科技必须有公共财政支持,一个五年计划就想解决一个农业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公益性和长期性是农业科研工作的显著特征,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去指导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就会使总量本来就不足的农业科技创新力量被削弱;将一批农业科研单位“一刀切”改为企业,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就难以进行下去;将基层农业推广组织推向市场,就一定会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落后于农民生产的需要。
        人才培养别急功近利
        记者: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必备力量,在农业科研人才的储备上,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
        王慧军:2003年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消减编制,这些年一直很难进人,现在又有一部分人到了退休年龄。农业科研人员五六十岁正是黄金时期,农业科研才成熟。他们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他们的退休确是一种无可估量的损失,年轻的后备力量又衔接不上,这样就导致了科研出现断层,影响科研效果。
        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建立弹性机制,建博士工作站,让硕士、博士先来,先储备着,但这不是长久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退休年龄上创造更便利、更宽松的条件。
        记者:您以前曾在高校任职,您认为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是否适应科研实践的需要?
        王慧军:现在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已大大增加,但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有钱没人”。科研最害怕的就是人才断层,现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一定问题的,大学生成了批量生产,很难出大师。
        科研有可能80%甚至90%的实验是失败的,要培养一个过硬的作物品种,没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工夫做不到。现在一个科研计划是5年,第一年立项,第五年总结,真正干事儿的时间就3年,3年怎么能出真成绩?以前好几个实验支撑一篇论文,现在一个实验要出好几篇论文,因为考核就是这样的,发表的论文数是很重要的指标。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们潜心研究的很少,毕业的最后一年找工作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科研人员的培养一定要持之以恒,整个创新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却越来越急功近利。
        本科生是读一本有头有尾的书,硕士生是读一本有头无尾的书,博士生是读一本无头无尾的书。科研型人才应该分类培养,如推广型人才就是一种外向、复合型人才,科研人才就是需要踏实肯干,搞科研的人不需要太聪明,但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我建议在本科阶段就选定好苗子,一直培养到其上博士甚至博士后,一毕业就会有定向的工作,既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又能使其在科研方面潜心研究,这样才会壮大科研队伍,研发出有效的科研成果。
        科技转化幸福民生
        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成果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有哪些具体体现?
        王慧军:这些年,我省在良种推广上成效显著,目前小麦基本都种植了节水高产品种,石家庄的藁城和赵县就是小麦高产的范例,并且耗水量也降了下来。杂交谷子突破了每亩1600斤的高产纪录。一亩地增产100斤,就是100多元钱。这在农民身上就是个事儿,有了农业科技的支持,就不会为吃饭问题发愁。
        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妇女和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这也说明了土地的收入还不足以留住农民。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助力农民幸福。
        记者: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是个普遍问题,有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您认为科研成果如何才能真正与生产实际对接?
        王慧军:农业科技发展必须面向产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科技成果只有经得起大地的检验,得到农民的认可才有价值。
        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研要有针对性。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科研机构的分工不明晰,造成了科研工作的重复,科研成果的针对性、服务性不强。
        比如现在市场上种子品种很多,棉花就有40多个品种,农民不知道究竟哪个适合他,选择起来很困难。
        我认为,各级农科院应该解决纵向分工协作的问题,国家级农科院解决基础性、全国共性和高技术的问题;省级农科院主要解决区域共性问题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地区级农科院应充当区域试验站,起到试验示范作用。
        横向分工应该体现农业的区域性,不能按照行政区划制,对于区域重大关键问题,相关省院要联合起来解决。还要处理好与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关系。科研单位不可能做大量的推广工作,最多是示范,成果推广更多要依靠基层推广体系。
        记者:基层推广体系可以说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您认为基层推广体系如何健康发展并切实发挥作用?
        王慧军:基层推广人员是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中坚力量,是科研与生产对接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科技服务产业的重要渠道。
        以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偏低,越是艰苦的地方,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就越低,子女上学都成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活动经费,科技推广人员很难开展工作。
        要想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痼疾,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利益发展关系,调动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技术推广,提出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基层推广体系要得到稳定,应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只有给予农技推广人员相应的制度保障,提高待遇,建立培训访问机制,规定多长时间参加一次培训,多长时间入户访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将科技推广到田间地头。
        记者:据您了解,除了基层推广人员缺乏,科技推广还面临哪些困境?
        王慧军:总体上说,公益性科学技术不好推广,比如节水型技术。节水是国家战略,但具体到农民自身来说,并没有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河北是农业大省,也是严重缺水的省份,农业用水占很大一部分。现在节水技术不是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跟不上。要想推广节水型技术,最好的一种途径就是实行配额制。比方说,1亩地规定用水100立方米,超过1立方米需要付高价水费,如果1亩地只用水50立方米,剩下的50立方米指标就可以卖掉。农业是很有节水潜力的,不能只从思想上灌输节水意识,还需要对水资源管理到位。
        科技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记者:现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对推动农业科技是不是会有障碍?
        王慧军:因为知识结构和见识阅历的关系,老人和妇女对新科技的接受,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障碍。由于现在出外打工的收益比在土地上收获的明显要多,好多青壮年劳力都选择出外打工,如果有一天土地收入高于外出打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提高土地收入就需要有科技投入,让科技很好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农业发展要真正实现用科技引领与支撑,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就自然会提高。农民向往城市生活是对的,而真正的现代化农业必须培养职业型农民,从事农业劳动也要有门槛,建立农民职业资格制度。如果种菜、养牛和进城打工的收入差不多,再加上科技装备,农民在田里劳作不是那么累,在赏心悦目当中就把活干了,这样农民也就愿意留在土地上。
        记者:农业科技的进步让农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生产变为现实,目前很多地方也出现了土地流转的方式,有人担心这样会造成承包土地一方对农民利益的剥夺,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王慧军:土地流转并不是让农民完全失去土地,不能不顾农民的利益进行流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剥夺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流转是对土地经营权的转让,通过这种方式把土地向更适合的经营者转移,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实现生产要素股份化。现在土地流转农民收益偏低,是因为农民的收益分配还只停留在生产阶段。
        打个比方:一杯咖啡的原始产品是3个咖啡豆,一个咖啡豆3分钱,磨成粉一袋1毛钱,咖啡粉冲成咖啡则是1元钱,如果咖啡进入到五星级酒店就是10元钱一杯。3个咖啡豆是农业经济,将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是工业经济,将咖啡粉冲成咖啡是商品经济,在五星级饭店里喝咖啡就早已远离了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从原始材料到最后的成品价格差距很大,而农民现在的收益只停留在生产终端,没有参与整个大社会流通环节的分配,只能获取很少的收益。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逐步介入,集约化生产的日益成熟,希望农民能在整个生产链条中参与分配,提高收益。
        记者:集约化生产相对于原来的粗放经营有哪些优势呢?
        王慧军:要保证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在目前水土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必须提高单产,从根本上就是要依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实现增产、节本、增收的有效手段,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也具有信息捕捉及时,产销渠道畅通的便利。另外,规模化、集约化有利于生产的标准化,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总体上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希望今后能继续通过科研的创新服务农业,为幸福民生做出更大努力,也希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能迎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春天。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键词:阅读:1092
相关信息              
   我院召开全院信息宣传与党建工作会议 院党委办公室 2014/4/30
   遗传生理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议 遗传生理研究所 2014/4/30
   王慧军院长主持召开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工程新型服务体系工作会议 渤海粮仓项目办公室 2014/4/30
   我院召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科技管理处 2014/4/29
   植保所工会举行职工登山比赛 植物保护研究所 2014/4/24